|
 |
|
|
名稱:無錫市利國機械制造有限公司
地址:無錫市新吳區(qū)鴻山鎮(zhèn)七房橋工業(yè)園
電話:0510-88580435 88585371
傳真:0510-88586008
聯(lián)系人:陳先生 陸先生
E-mail:luziyu82@126.com
網址:www.gynyjd.cn
郵編:214115
|
|
|
 |
|
 |
您當前位置 >> 主頁 >> 新聞動態(tài) |
|
拉矯機矯正板形缺陷的工藝分析 | 發(fā)布者:admin 點擊:5178 | 1.工藝分析
拉矯機的工藝原理,概括起來就是依靠張力輥及彎曲矯直輥的共同作用,使帶鋼在所承受的張力小于屈服極限的情況下,產生局部塑性延伸,從而達到改善板形的目的。
帶鋼在軋鋼及平整工序中因不均勻延伸,使內部產生內應力,當其值達到一定程度時,就會造成板形的瓢曲及浪形,拉矯機改善板形正是利用了內應力的存在。張力輥施加給帶材縱向單元條的張應力相同,單元條由于延伸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內應力,延伸大的為壓應力,延伸小的為拉應力,與外加張應力疊加后,延伸大的單元條拉應力較小,延伸小的單元條拉應力較大。這時在彎曲變形產生的應力共同作用下,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塑性延伸,從而均衡了帶材的內應力,改善了板形。
2.力學分析
對于帶鋼的拉伸彎曲矯直的力學解釋,人們做了大量研究工作。當純彎曲變形時,帶鋼的中心層即為彎曲變形的中性層,不發(fā)生塑性變形,疊加上拉應力后,中性層偏移。要想改善板形,帶鋼中心層必須發(fā)生塑性流動,即中心層處的應力大,這就要求張力輥給帶鋼施加大于屈服極限的張力,這是很困難的,也不符合拉矯機設計的初衷。因此,這種觀點不能合理解釋張力小時,帶鋼發(fā)生塑性延伸的機理。上述解釋忽略了彎曲矯直輥對帶鋼表面的限制作用,帶鋼在張力的作用下,表面與輥面緊密接觸,彎曲變形時,帶鋼表面層纖維的壓縮將受到摩擦力的限制,使壓縮變形程度小于自由表面纖維的拉伸變形。又因為橫截面仍保持為一平面,縱向纖維的應變與垂直坐標成正比,所以即使不考慮拉應力的疊加作用,帶鋼的中性層也已經發(fā)生了偏移。
在帶鋼的性能、規(guī)格及張力一定的條件下,偏移量的大小取決于矯直輥的切入量。當切入量逐漸增大時,帶鋼與輥面的包纏角也將增大,這樣帶鋼與輥面接觸表層的應變將受摩擦力限制而變小,中性層的偏移量增大,且應力變化的斜率也隨彎曲程度的增加而增大。
如果再考慮到拉應力的疊加作用,則中性層將發(fā)生更大的偏移量。因此,原始中心層的應力值取決于拉應力與彎曲程度兩個因素。生產中要使拉矯機更好地改善板形,就要控制好矯直輥的切入量及拉矯機張力的大小。而實際上,在生產中往往過分地強調了張力輥的拉伸作用,而忽視了彎曲在延伸中的作用。從實踐中觀察到,在延伸率不變的前提下,逐漸加大彎曲矯直輥的切入深度,操縱臺顯示屏上的入口及出口張力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。說明帶鋼在拉彎載荷的作用下,彎曲應力的疊加,減輕了張力輥的負荷。
拉矯機張緊裝置的作用是把張力提高到必須的等級,以便與矯直輥引發(fā)的彎曲一起產生延伸,而后使張力恢復到正常的狀態(tài)。張緊輥的作用實質是改變帶鋼張力,就輥面而言,等于改變帶鋼的相對速度。為防止帶鋼與輥面相對滑動,在設計張緊輥時,對輥徑及輥面材料都作出了要求,以便產生足夠的摩擦力和包纏角。拉矯機的張力是通過入口張力輥和出口張力輥之間的速度差形成的。設定好名義延伸率后,由延伸率控制系統(tǒng)計算出入口及出口張力輥的轉速,并將信號輸送給其驅動電機,形成速差,進而產生張力。
由前面的論述可知,當矯直輥切入量不足時,帶鋼要獲得一定的延伸,必將增大張緊裝置的張力載荷。由于受設備自身條件的限制,在張力輥與帶鋼間的摩擦力不能提供足夠張力的情況下,帶鋼與張緊輥之間會發(fā)生過載打滑,造成張力的忽松忽緊,使傳動齒輪在傳動過程中承受沖擊載荷而發(fā)生損壞。所以拉矯機的工藝應是小張力、大彎曲。
但需指出,切入深度也并不是越大越好,切入深度過大,工作輥撓曲增加,將引起新的不均勻延伸。其次,當切入深度達到一定位置后,包纏角的增加將不會使彎曲應力發(fā)生大的變化。
3.結論
彎曲和張力的增加都有利于帶鋼的延伸,拉矯機理想工藝情況應該是:小張力、大彎曲,協(xié)調好切入深度和張力的關系,拉矯效果會更好。(圖/文www.gynyjd.cn) | 上一頁:鋼筋冷拉的原理、工藝和控制 下一頁:連續(xù)拉彎矯直機矯直單元的結構型式分析 | 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