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傳統(tǒng)的中型材精整設備的不足
(1)節(jié)奏慢
中型材生產的精整節(jié)奏應大于軋制節(jié)奏10%以上,也就是說精整設備的小時產量要大于軋機的小時產量,但我國現(xiàn)在很多生產線精整設備能力卻小于主機軋制能力。究其原因如下:矯直后的鋸切與輸送設備結構及布置不合理?,F(xiàn)在很多中型材生產線,矯直后的鋸切,以及鋸切前后的輸送,都在同一條輥道上,矯直不脫尾,就不能鋸切,鋸切時又不能矯直,相互干涉,矯直鋸切節(jié)奏小于軋制節(jié)奏,生產過程中,軋機不得不放慢節(jié)奏。
人工分類收集慢。中型材的成品往往要鋸切成幾種長度規(guī)格,少的兩三種,多的四五種,這些不同長度的中型材,現(xiàn)在都是一起送到人工分類包裝臺,由人工分類、收集、包裝,常會因缺員、人員體力、人員情緒影響分類、收集、包裝速度,造成節(jié)奏慢,使軋機不得不停機待精整或“慢點干”。
(2)用人多
現(xiàn)在的中型材精整設備用人多主要有兩方面原因。一則中型材產量高、單重大、人工搬抬勞動強度大,人少了根本無法及時完成。二則工藝不暢、精整設備落后。很多部位軋件運行不暢,總得用人一下,還有的地方總是卡鋼,總得設人看著。
(3)設備作業(yè)率低
現(xiàn)在精整設備作業(yè)率低的原因有下述三方面:
a.設備故障多。許多中型材精整設備因結構不合理、設備選型不合理而故障不斷,比如,定尺鋸的軸承經常損壞,輥道軸承經常損壞,減速機經常斷軸等。
b.設備故障處理時間長。由于易出現(xiàn)故障的設備結構較落后,拆卸、裝配都很不方便,一旦出現(xiàn)故障,處理時間都較長,比如輥道和平移鏈輪軸承座,拆裝都很麻煩。
c.鋸片更換時間長。中型材的定尺鋸片由于是冷切,鋸齒磨損大,正常每天都必須換下來修齒。一般精整線上都有5—7臺鋸,因此每天換鋸片都必須拆裝很多螺栓,經常因此增加停機時間。
(4)精整質量差
現(xiàn)在的中型材收集質量差主要原因有三方面,一方面鋸片裝在鋸切機體側面,鋸片切入時“擺動”,常因此造成成品端頭角部劃傷;另一方面由于人工分類、收集、包裝,常會因包裝不及時降低包裝質量,再一方面,由于拉鋼結構冷床固定梁會磨傷中型材表面。
2.新型中型材精整設備的內容及優(yōu)點
新型中型材精整設備,包括了從軋后輸送、整根冷卻、矯直鋸切、分類收集、包裝集捆等全線設備,共涉及八項知識產權技術。新型中型材精整設備的特點是:較傳統(tǒng)精整設備,提高精整速度1—2倍;減少精整人員50%;減少停機時間30—60%;可提高成品包裝質量;減少停機造成的生產費用損失,提高企業(yè)效益。
中型材從整根冷卻、矯直鋸切、自動分類到自動收集精整設備的技術水平,對中型材生產線產量、生產費用、企業(yè)效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,傳統(tǒng)的中型材生產精整設備,將逐漸被的新型精整設備所取代。新型中型材精整設備,包括了從軋后輸送、整根冷卻、矯直鋸切、分類收集、包裝、整捆收集等全線設備,共涉及八項知識產權技術。新型中型材精整設備的特點是:較傳統(tǒng)精整設備,提高精整速度1—2倍;減少精整人員50%;減少停機時間30—60%;可提高成品包裝質量;減少停機造成的生產費用損失,提高企業(yè)效益。(圖/文www.gynyjd.cn) |